
百度昆仑芯强势崛起,对标寒武纪,估值逼近千亿港元大关?
百度昆仑芯备受关注,高调崭露头角,被指对标寒武纪,估值可能高达千亿港元,该公司以其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,成为行业内的一颗新星,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关注,该公司正积极研发先进芯片技术,有望在未来引领行业发展潮流。
昆仑芯,这家一直低调发展的公司,其估值正在受到市场新的关注,中银国际在最新研报中对其前景进行了积极预测,寒武纪等国内其他GPU公司在港股的上市预期估值也处于较高水平,昆仑芯的估值被认为处于这一区间的头部位置。
昆仑芯前身为百度芯片及架构部,近期在中国移动的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表现出色,基于昆仑芯的AI服务器产品包揽了标包的前三名,中标订单规模达到十亿级别,这一总金额超过50亿元的集采项目成为下半年最受关注的算力采购项目之一。
尽管昆仑芯长期主要供应百度使用,但其在市场中的表现逐渐受到关注,中银国际研报认为,昆仑芯在诸多方面已达到甚至超越行业头部企业,特别是在CUDA兼容方面,此次拿下运营商大单显示了昆仑芯在商业化路径上的进展,市场也开始将其列入“国产AI芯片第一梯队”的讨论之中。
业内人士指出,昆仑芯在生态建设和市场扩张方面仍面临挑战,不同于多数创业公司,昆仑芯的起点是大公司孵化,其前身是百度智能芯片与架构部,经过三年的独立发展,昆仑芯已经经历了多轮融资,百度仍是其最大股东。
在技术路径上,昆仑芯自研XPU架构并经过多代迭代,半导体资深专家张国斌表示,昆仑芯的芯片性能国内领先,并支持C和C++编程,高度集成了ARM CPU算力,但目前,昆仑芯仍需拓展与其他AI框架和平台的兼容性。
IDC数据显示,英伟达在中国GP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但随着国产AI芯片厂商的技术进步,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昆仑芯等国内厂商正在积极拓展市场份额,国产AI芯片产业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,仍需观察整体AI供应链上下游的自主化准备速度。
关于昆仑芯的未来走向,中银国际认为单独分拆是必然事件,百度为规避制裁风险需要将芯片业务独立出去;独立分拆有助于昆仑芯被其他互联网公司采用,并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合理的估值,吸引更多资本注入,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指出,分拆上市可以引入外部资本,减少自身过多投入,上市后还可以减持收回部分投资。
如果昆仑芯成功完成独立分拆并上市,其将顺应国产AI芯片企业的“上市潮”趋势,届时,昆仑芯可以根据不同互联网公司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和优化,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业内普遍认为,昆仑芯若成功撕掉“百度标签”,其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。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s://lipeiax.cn/post/123.html发布于 2025-09-07 16:17:11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西楚网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